滑板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滑板车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路径更清晰

发布时间:2020-03-26 12:02:25 阅读: 来源:滑板车厂家

农历新年伊始,上海迎来一个重要事件: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这是继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颁布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标志,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抓住和用好“十二五”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阐述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指导“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行动纲领。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切实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上海的必然选择。

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美联储开动印钞机救市后,以美元为主的中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中国深受其害。因而感到金融落后之痛的中国,决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于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成了中国的不二选择。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其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这需要一个庞大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交易需求。这就迫切要求中国尽快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上海的外向型经济冲击很大,上海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近期欧债危机恶化、美国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形势进一步凸显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王尧基指出,经过改革开放大发展的上海,比国内其他城市更早形成了建立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优势。上海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黄金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保险市场等。在金融机构的培育和开放程度方面,上海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上海作为中国资本最为密集、交易最为活跃的地区,已为中国的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实业基础和有效需求。

“从国内外及上海的发展形势来看,确实急需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如是表示。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同样表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王尧基指出,如今,上海已经汇聚了境内外大量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已经成为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中国的聚集地。同时,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已比较完备。从各方面的条件看,上海最具备条件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但若从城市的竞争力看,上海要建成全球金融中心仍有许多“功课”要做。如果国家在上海现有条件和潜力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推进,上海将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的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

《规划》基本主线:“一个核心两个重点”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取得了显著进展。对此,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桂泽发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将“十一五”时期的工作突出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为重点”,从市场体系、机构体系、对外开放、生态环境等方面回顾总结当前上海金融改革发展现状,总结成绩和经验,直面问题和困难,出路仍然是坚持狠抓“一个核心、两个重点”。

桂泽发对记者表示,《规划》言简意赅地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指导思想”当中三句话,一是坚持“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二是坚持统筹谋划的推进方针,使人容易想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要借力发力、减少内耗、“形成合力”、持续推进;三是坚持“三化”即“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说的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以法治理的意思。

而“发展目标”聚焦在“五大体系”即市场体系、机构体系、设施体系、人力体系、法规体系上。“主要指标”则是对发展目标的数字化,重点是两个时点,一是为时不远的2015年,二是更远一些的2020年。桂泽发表示,指标不多,但有代表性,看得见,摸得着,可执行,可评估。

桂泽发指出,《规划》最后列出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关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调它是“核心任务”,推进中要“喜新不厌旧”,要立足现状、辩证否定、持续完善,要不断丰富工具、健全机制、提升功能、推陈出新。

关于“完善机构体系”,强调要创造条件引导各类机构集聚中心、推动机构改革创新,以此发展新业务、推出新产品、开创新模式、打开新市场、引领新潮流。

关于“提升金融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到11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财富管理、航运金融、贸易融资、消费金融、中小企业、各类新兴产业、低碳金融等,这些都是这几年金融市场新兴业务,也是未来金融机构新的增长点,把握了这些就把握了金融中心的服务方向和支持重点,就能很好地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这一要求落地生根。

关于“提高国际化水平”强调以建设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为重点,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外开放,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金融交流与合作。“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则强调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税收、会计、信用、监管、服务、规划、人才、稳定机制和制度,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

桂泽发指出,纵观《规划》,“一个核心两个重点”是一根红线,连接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这根红线的牵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迈开大步走,创造新辉煌。

上海目标:人民币产品定价中心

一个大国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一定需要本国货币的国际化。

方星海表示,一个大国崛起的过程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本币国际化过程是互动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顺应人民币在全球日益广泛的流动,此时确立上海作为人民币产品全球中心,是对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一次再细化。

按照到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要求,此次《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是: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内涵和全球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方星海表示,“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只有到2015年基本形成了人民币产品全球中心,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到2020年才可能确立。

“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这一定位,把“上海全球人民币产品中心”的概念清晰地勾勒出来。

此次《规划》中明确“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建“八个中心和一个聚集地”,即逐步形成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人民币产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金融资讯服务中心,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中心以及逐步形成国际金融人才聚集地。

“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中心:人民币资产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清算中心。这三个功能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与关键。”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任新建博士说。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1年底,央行数据显示跨境贸易结算总额已经达到2.08万亿元,仅仅两年时间,其规模之快堪称史无前例。而另外一方面,央行与世界其他14个国家之间的人民币互换的总额到去年底也已经达到1.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把“创新”定位于交易、定价和清算之首,其主旨在于没有金融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要增加数量,都是无米之炊的空谈。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率市场化应先行

“创新”意味着尝试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创新”更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人民币国际化一定绕不开"利率市场化"这个话题。”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炜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梁炜宁对记者说,先从贸易来讲,目前主要计价单位对外还是以美元计价。如果人民币要在境外作为贸易计价单位,那么人民币创新(比如利率市场化)就是第一步。而如果上海作为清算中心,那么人民币一定要成为计价单位。目前我们有多个人民币收益曲线,因此人民币会有几个报价。而无论今后做什么样的衍生产品,没有一条总的标准的能科学反映市场状况的收益曲线就很难完成。有了这个标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才可以更好地走下去。“目前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已经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要走这一步。”梁炜宁表示。

利率市场化的障碍是什么方面?是政策方面还是市场?梁炜宁表示:“二者因素应该来说都会有。从市场方面来说,可能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体系都愿意支持这个体系。如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基金等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大家处在不同的角度,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期望也都不同。另外在政策方面,如果利率放开,对实体经济也会有影响。这会牵涉到各个方面。“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如果不发展,那么对创新就会有阻力。未来,人民币基准利率将由"上海制造"”。

记者注意到,在具体规划目标方面,最值得关注的是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的交易额要达到1000万亿元左右;另外,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目标是,到2015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为境内外人民币资产定价的主要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成为境内外人民币交易定价的主要汇率基准等。因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现在就是由上海的外汇交易中心产生,这后面两点就意味着,未来人民币的基准利率和汇率都将在上海产生。这无疑是支撑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交易中心的最主要的措施。同时,一直以来市场关注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最终方向和路径也变得非常清晰了。

落实《规划》“创新”是关键

就在发改委发布《规划》的第二天,上海市政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市金融办、市发改委、人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上海证监局、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专门介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背景、意义和相关内容,以及下一步落实举措。其中,“创新”成为最为关注的内容。

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实行垂直监管,任何一项金融创新的审批程序很长,不利于金融机构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自主创新。方星海对于《规划》中提出的在金融市场引入金融产品上市试运行制度感到很振奋。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新产品监管方面的一个创新。”

此次《规划》中明确提出:“研究创新金融产品发行方式,探索在金融市场引入金融产品上市试运行机制”。“上海方面正计划引入金融产品上市试运行机制。”方星海说,现在,一个创新的金融产品审批程序很长,上海则会在新产品发行制度上有所突破。

所谓的“试运行机制”,就是一些创新金融产品可以在该市场或交易所尚未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前,先行上线试运行一段时间,“如果运行得好,上级部门会正式批准继续发行;如果运行得有问题,则可能会予以撤销。”方星海表示。

而据记者了解,除了金融产品上市试运行机制,上海方面还将争取在金融税收制度改革上有所动作。“"十二五"期间,上海将争取率先开展金融税收制度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合理税制安排在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增强金融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方星海指出。

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很多方面也同样没有先例可循。比如拟议中的上海保险交易所并没有可以复制的发展道路。交易所如何定位?交易标的物如何确定?保险交易者如何从交易中获益?都没有现成答案。上海保监局副局长李峰表示:保险交易所是市场体系建设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保险交易所从国际角度来讲,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对此,保监会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在抓紧积极地研究中。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蒋明康表示,“十二五”时期,上海银行业也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全力支持上海经济转型。“加强对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金融服务,探索发展低碳金融、航运金融,这些产品创新实际上就是极大地支持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蒋明康表示。

就在国家发改委公布《规划》前几天,一项扩大上海金融市场境外人民币投资的重大创新RQFII额度分配刚刚尘埃落定。上海证监局副局长朱健透露:证监会和外管局推出的人民币QFII、RQFII这个业务,进展比较顺利。上海的机构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首批获得资格的12家证券公司和9家基金公司,上海的机构差不多占到三分之一,目前正在陆续启动中。

朱健还透露,一直困扰A股市场融资融券业务的融券难问题也将很快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得到解决。“融资融券业务也在进一步扩展,接下来转融通马上要推出了,创新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朱健表示。

加快人才集聚重软环境内生引力

此次《规划》指出,到2015年,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达到32万人左右。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贺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人才的集聚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证,而金融人才特别是高端金融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吸引金融人才已经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之一。

目前,上海金融人才瓶颈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结构上,即存在着“基础型人才相对饱和,熟练型人才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非常紧缺”的问题。贺瑛表示,此次《规划》指出“加快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营造有利于金融人才集聚的良好环境”,为上海未来金融人才发展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

纵观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过程,其形成和发展往往体现为这些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对上海来说,要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就必须重视软环境建设。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软硬环境,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2008年曾做过一个判断:从硬件角度讲,以现在上海的条件和基础,5至10年,上海金融中心赶上香港应该没问题,但考虑到法制环境、思维模式、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上海金融中心的软实力要赶上香港,可能还要等10至20年。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长期过程,软环境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两者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与硬环境相比,与经济全球化接轨的政策政务环境、监管环境、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等软环境是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的内生变量,因为这些因素能使市场交易成本降低,提高金融市场容量,从而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如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更明确线路更清晰。2015年上海基本确立全球人民币产品中心地位,逐步形成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产品基准价格形成、产品创新、资产管理和跨境支付清算中心……这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利好消息。

这个利好,给上海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上海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崛起,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上海坚定不移的抉择,是上海新起点上的新崛起。

身上的白癜风突然发痒怎么回事

长沙儿童治疗白癜风医院儿童背部白斑怎么办

郑州白癜风会不会遗传给孩子